个人感悟 分享一些最近的思考,聊一聊关于收入的模型。 作为打工人,学会的第一件事,是出售时间

个人感悟
分享一些最近的思考,聊一聊关于收入的模型。

作为打工人,学会的第一件事,是出售时间。
更确切地说,是出售一段时间的劳动,来换取报酬。
那么这样一来,就可以得到一个最基础的收入模型:

收入=时间×单位产出

这是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的收入模型。

从这个基本模型可以看到,想要获得更多收入,只能从其中的两个参数入手:
一种是增加工作时间,也就是加班(多赚加班费);
另一种是提升能力、增加单位时间的工作产出,在公司里则体现为晋升(多赚基本工资)。

但是如果把它当做人生唯一的收入模型,这两个参数很容易就会变成瓶颈。
因为首先,很显然一个人拥有的时间是有上限的。
每个人一天都是24小时,不会有人更多(当然也不会有人更少,很公平)。
其次,一个公司也好,整个行业也好,基本上是呈金字塔状的职级分布,绝大部分人晋升会越来越慢,直到停留在某个级别。

那要怎样才能突破这些瓶颈呢?
我们需要在原来的收入模型基础上,再加上一些杠杆。

1、时间杠杆

之前给一些朋友做求职咨询。
发现很多人在选择Offer时,会在高薪996和低薪965之间纠结,并且掰着手指计算两者时薪的差异(然后发现差异不大);
这时有一部分朋友尤其是有经济压力的人,就会倾向于选择前者,因为他把公司周末加班给加班费,当做是公司提供的一种增加收入的机会。

当然Offer选择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薪资只是其中一个因素。
这里想说的是,通过增加工作时间来获得更多收入,是一种很常见的思维惯性。
这种思维惯性有时是潜移默化的,来自父辈长辈或者同辈的影响。
我在刚毕业那几年也是这样,那时候想搞钱,第一反应是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外包周末做一做。
所以TopCoder、Freelance甚至是猪八戒网什么的都去研究过,也接过一两个小活儿。
因为本职工作强度就很高,最后这样的“副业”也是做的精疲力尽,而且这些私活儿本质上和周末加班也没什么区别。

正如前面所说的,每个人的时间是有上限的,那有什么办法能在时间上面加杠杆呢?
答案就是复制时间,或者说是用更长远的视角去理解时间的价值,而不是仅仅获取时间现在的价值。

举几个例子:
比如出版一本书籍,在创作过程中没有任何即时反馈,但是出版之后会源源不断地累积销售额【图1去年新书的一次稿费进账】;
比如独立站SEO,提交上去后不会立马涌入大量流量和交易,而是一段时间之后各个目标词排名才会慢慢爬上来,细水长流般每天带来流量;
比如做一些公众号、短视频等自媒体,所谓的一夜爆红只是少数,我们看到许多火到出圈的案例,其实也都是之前累积的影响力突破临界点的结果。

这些事情,在完成的当下都不会有人给你发工资,做成爆款也是小概率。
但是如果把现在做的事情,未来长年的影响力累积下来贴现去计算的话,是有机会超越时间瓶颈的。
如果写成公式的话,加上了时间杠杆的收入模型即为:

收入=(时间×单位产出)×累积影响力贴现系数

所以同样是副业,我现在会更倾向于做这种有时间杠杆的事情(比如写公众号);
而同样是写公众号,相比不停地追热点,写“新闻稿”式的文章,我也更倾向于学习caoz老师的做法和态度,写一些能够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内容。
在这方面,曹大的很多历史文章时至今日依然可以发人深省,影响到他人,我的朋友圈也时常会看到有人转发曹大两三年前的文章,由此可见一斑。

2、管理杠杆

第二种杠杆叫管理杠杆。

在公司打工也好,或者自己做项目也好,到了一定的阶段就需要扩张团队来规模化复制。
这时就会发现,往往一个人做事情效率很高,人数扩大到5个人、10个人,却未必会有5倍、10倍的产出。
这里面既有能力差异带来的产出损耗,也有协作过程中带来的沟通损耗。
怎样建立SOP、降低新人学习成本,或者把项目、工作内容进行合理拆分,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减少沟通成本,这时就是考验管理能力的时候了。

所以一般来说,能够管理的团队规模越大,团队损耗越小,作为管理者的价值就越大。
这时管理者的收入模型也就变成了:

收入=(时间×单位产出)×团队规模×损耗优化率

打工人晋升到一定程度,也要开始考虑是不是要向职业管理人发展,用管理杠杆来放大自己的价值。
在大厂,一般也会有专门的管理线来承接这类人的职业发展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不是说一定要带团队、做老板就叫有管理杠杆。
管理杠杆的本质,是用更低的价格去购买别人的时间。
所以购买各种提升自己效率的服务、软件、产品,来减少自己花费的时间,同样是一件有管理杠杆的事情。
相当于和其他人一起,雇佣了一个专业团队来帮助自己实现目标。

尤其是会写代码的朋友,要偶尔试着跳出工程师思维,刻意地不写代码来解决一些问题。
比如抓数据这件事情,是不是一定要从学Python开始呢?
其实不是的,市面上有许多低代码、零代码的数据抓取方案,例如webscraper、八爪鱼、神箭手等,其中有免费也有付费的。
如果目标数据源不是特别复杂,那么用这些工具完全可以取代自己写代码,实现抓数据的需求。
关于这方面的工具,可以找明白老师的课程来学习。

3、金融杠杆

最后一个杠杆叫金融杠杆。

前面提到的两种杠杆,还是从基本的收入模型入手,尝试突破一个人的时间瓶颈或能力瓶颈。
金融杠杆则是跳出这个框架,在过往收入(时间×单位产出)的基础上,叠加的外部力量。其收入模型与杠杆率和收益率相关:

收入=(时间×单位产出)×金融杠杆率×收益率

买房是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拥有的金融杠杆。
如果是首套,按30~35%的首付比例来说,相当于能以低至4~5%左右的融资成本,为买房这次投资行为加上两倍的杠杆。
过去的十年是货币持续贬值的十年,也是房价水涨船高的十年。这十年里上了车的朋友,即便涨幅不高,叠加上两倍杠杆之后收益也还是比较可观。
所以过去一直说,首套资格是国家给予每个人的馈赠。

如果你参与过港股打新,那么对融资打新也不会陌生。
为了增加中签率,资金会分散到各个账户做现金一手申购,每个账户的资金不多。
但如果有比较确定性的机会(例如之前的快手),就会使用券商或者银行提供10~30倍不等的杠杆,以3~5%不等的融资利率,把申购额抬到乙组至少稳获一手,扣去融资成本之后也还是赚的。
港股打新本身是一个容量比较小的套利策略,叠加了杠杆之后能够放大收益。

使用金融杠杆,考验的是投资能力。
因为收益在被杠杆放大的同时,风险也被放大了。如果投资了差的标的,杠杆反而会带来更大的亏损。
而投资能力我觉得是每个人都要尽早学习和建立的能力,它并不只是那些有原始积累的人要关心的事情。
因为在一家公司做打工人,本质上也是用自己最宝贵的时间在投资这家公司。

而且和散户买这家公司股票还不一样,散户买股票可以调整仓位,打工人基本上就只能满仓了。
互联网这黄金二十年,造就了许多公司上市之后身价百万千万的普通打工人,有些人是看运气,有些人是真的眼光好。
所以投资能力带来的收入差异,或许早就在每一次Offer选择的那一刻就决定了。

4、总结

《穷爸爸富爸爸》相信很多读者都看过,这本书把每个人的工作分类成了四个象限【图2】
即除了打工人E以外,还有企业家B、自由职业S和投资者I。
相比之下,我更愿意把上面这些职业选择,看成是一种收入杠杆的选择【图3】

这样一来,它就不是非此即彼的职场单选题了,而是可以多元化发展的杠杆多选题。
你可以选择在公司晋升到TL或者总监,把主要精力花在调动管理杠杆方面;
你也可以选择在公司做一条咸鱼,把更多精力花在副业或者投资上面,去调动更多的时间杠杆或者金融杠杆。
【图4:每个人有各自的杠杆与收入结构】
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和特长,在不同的杠杆上面分配精力,找到合适自己的财务自由之路。个人感悟  
分享一些最近的思考,聊一聊关于收入的模型。

作为打工人,学会的第一件事,是出售时间个人感悟  
分享一些最近的思考,聊一聊关于收入的模型。

作为打工人,学会的第一件事,是出售时间个人感悟  
分享一些最近的思考,聊一聊关于收入的模型。

作为打工人,学会的第一件事,是出售时间个人感悟  
分享一些最近的思考,聊一聊关于收入的模型。

作为打工人,学会的第一件事,是出售时间

生财

鱼丸小姐姐邀请,在龙珠群做了分享,把这次分享的内容也同步给圈友[微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案例分享

2024-4-9 5:10:25

生财

#小航海计划 刚刚也有圈友联系到我说表单不能填写,我统一给大家回复下。 目前 #小航海计划 总报

2024-4-9 5:10:2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