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2023,公司差一点破产。
直到今天,我公司的钉钉上还挂着2022年12月7日的公告:【关于暂停公司所有非必要开支,全员“入冬”的通知】。即使经过一年的努力,2023年的营业收入达到了2022年的244%。
因为我想警醒自己,假如再次狂妄自大,盲目扩张,失败很有可能卷土重来,而我未必每次都有足够好的运气,在困难和挑战中找到机遇。
故事的开始,得从2020年说起。
在2020年全球疫情大爆发,绝大多数公司的日子都过得不咋地时,我公司的经营其实还蛮不错。原因就在于我借助空调行业出身的背景以及多年在LED行业的沉淀,研发出了一款空调+LED的空气净化装置,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卖到了全球50多个国家。
源源不断的商机(谷歌广告每个月几百条询盘),再加上直销海外50%+的毛利率,给了我一种“我不是在生产产品,而是在印刷钞票”的感觉。
于是我膨胀了。我开始不满足传统行业的生意,觉得自己是一个天生的产品经理,我要继续研发新的产品,复制当下的成功。
之后,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到新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当中,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一年多,但最后都悄无声息地全部失败了。
看着公司账上的钱越来越少,但取得结果的希望却越来越渺茫,我心里的煎熬完全不知道应该怎么形容。
在那段日子里,我一直有三种情绪在交叠。
第一种情绪,焦虑。
我开始整宿整宿地失眠。每天早上4点半准时睁开眼睛,硬生生在床上躺到5点还是无法再次入睡,算了还是起来干活吧。然后,一个不小心就变成了我现在的生活习惯。
睡眠不好,让本就焦虑不安的情绪雪上加霜。情绪不良,又继续加重了失眠状况。死循环。
然后,白头发一茬接一茬地冒出来。尤其当员工们由于看不到项目的希望,纷纷选择辞职离开时,内心的焦虑更加严重了。
第二种情绪,无力。
越是经济不好,越想做点什么改变现状。
譬如每当我推出一款新产品但无人问津时,我会觉得是不是营销推广还没有到位导致市场还不知道这款产品。(不愿意承认其实在产品开发的源头就出现问题)
于是我花了10万做了新的企业官网与SEO推广。但直到今天,一个询盘都没有。
然后又花了10万参加线下展会。现场确实很热闹,但展会后跟进时,发现全部线索都是随便问问,别说成交了连进度都没有。
就是有一种无论我做什么都没用,无论我再怎么用力划桨都到不了岸的感觉,然后又进一步加剧了焦虑。
第三种情绪,想躺平。
长时间处于焦虑和无力的状态后,更是让我数次萌生了提前退休的念头。
“躺平吧,当个废物也没关系,为什么要这么难为自己呢?”毕竟我没有家庭经济压力,再不济我靠码字也能轻轻松松地过完这辈子。
尤其在疫情封控期间,出现这个想法的频率尤为频繁。
更要命的是,当时我内心深处意识到自己可能走了弯路,可能已经面临即将到来的大失败,却完全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以及未来到底要如何修正。
每天懵懵懂懂,“上班如上坟”,看着公司的现金流越来越少,从一开始能够维持18个月,到14个月,再到12个月……心里想着等花光所有的钱,就把公司关了吧。
最终我到底是如何走出这种困境的呢?契机发生在我2022年做的100场直播里。毕竟上班没事做真的太无聊了,于是我从2022年4月开始做直播,讲述我从毕业参加工作开始一直到离职创业的经历。觉得即使我自己最终失败了,但至少还能给这个世界留点什么。
因此,我每天都花很多时间准备直播,梳理提纲。结果就是表面上我在跟大家分享知识,但其实更像是一场场与自己的对话,一次次对自己18年职业道路的剖析和总结。
渐渐地,我开始意识到自己之所以会在2022年遭遇这种大失败,最根本的原因并不是疫情影响、经济下行与需求不足,而是我个人在创业决策上的失误,背离了商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1.我公司的基因是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不是市场营销与销售转化,更不是产品研发。强行干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只会事倍功半。
2.我过往总觉得只要自己有差异化的技术,市场肯定会为之买单,也肯定能接受更高的成本。却忽略了这些所谓的差异化究竟能不能给客户带去直接的价值,即使能,客户又是否能够感知得到。
3.过往两年我实在干了太多没有结果的事情了。无论招团队、投广告、做推广……十万十万地花钱,即使花了钱之后看不到结果,也自我安慰“这是新项目早期的必经阶段”,而忽略了越是创业早期,越要快速出结果,否则公司和项目怎么维持?
4.我其实早就意识到项目失败的端倪,却因为面子,因为已经投入了许多“沉没成本”,觉得假如此时喊停过往的一切努力都将白费。却没有意识到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跑得再快也不可能到达终点。
5.任何新业务都没办法一蹴而就,最稳妥的方式应该是在稳住主业的前提下,以副业的形式发展新业务。而我却由于当时新业务赚钱太容易了,看不上赚钱太慢的传统业务,将所有的资源都调配到新业务上。却没有想过传统业务虽然来钱慢,却是能够持续给企业输血的基本盘。放弃了它,等同于将自己摆上了赌桌:成则飞上云端,败则跌入深渊。
然而在我彻底醒悟时,时间已经来到2022年12月,公司账上的现金流也已经跌到只能维持9个月了,我还能干什么?时间还来得及吗?
职场三大难“意识不到自己有问题,不肯承认自己有问题,知道有问题但不行动”,但只要行动起来,哪有什么来不来得及?
我马上在全公司发布公告,通知大家即日起所有的工作围绕“增收”和“降本”,所有没办法在3~6个月之内带来直接效益的工作,坚决做减法。“做有结果的事情”。
与此同时,承认自己在产品研发领域的失败。既然公司的基因是采购与供应链管理,那么最直接、最快速、最能产生效益的工作,也一定是在采购与供应链管理领域。即使我可能觉得传统生意low,不高大上,但在公司生死关头之际,赚钱的事情有什么可寒碜的?“做最擅长的工作”。
到底什么是做有结果的事情呢?举个简单的例子,我曾经是个好大喜功的人,觉得公司人员多、规模大才能体现出自己的实力,于是有一段时间大批量招人。但是招进来的这些人,他们创造对应价值(譬如至少工资四倍的价值)了吗?至少,降低其上司的工作量,让上司能够拿到更多订单,创造更多收入了吗?
商业不是做慈善,更不是面子工程。尤其对于创业者来说,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必须在短时间内取得结果,简单来说就是赚钱。
人一旦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且努力开始有了进度甚至正面的结果,自然不会再焦虑。而且将资源从产品研发抽离之后,同事们的心思也得以回归本职工作,进行传统客户的生意维护。而我,也终于走下“神坛”,躬身入局。
在过往几年里,我一直觉得自己是把握大方向的人,执行的工作必须交给员工,“各司其职”嘛。于是即使我掏了十万出来做广告,却连一次跟广告公司的会议都不参加。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大抵相当于我把孩子生出来后,期待保姆帮我将其养育成人,培养成才。
在对待任何新业务和新项目,创业者本身就应该跑在最前线,把路趟顺了之后再交给身后的同事。而不能寄望于员工自己把正确的道路趟出来。假如他真的是这样卓越的人才,想一想他为什么还要在你这儿打工?
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我开始做过往自己压根看不上的工作,尤其跑客户、跑供应商这种能够亲身接触到市场和行业的工作。包括去年12月ASG举办迪拜出海团时,我之所以全程参与,包括拜访客户,去市场地推,坚持每天开业务复盘会……都是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够真正知道客户的需求到底是什么,以及业务同事们面临的真实问题是什么。而不是像过往那样,高喊“我们要为客户创造价值”这种正确但废话的口号。
时间就这样在忙碌中一点一滴过去,终于在2023年的5月31日,一个自打疫情后就几乎陷入了静默的客户,一次性下了600万人民币的订单。
还记得收到入账信息时,我正在前往供应商的路上,当时脑子里没有别的只有一个念头:“我终于熬过去了!”
或许因为越努力越幸运,也或许因为回归了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因此得心应手,之后半年时间无论新客户还是老客户,无论大订单还是小订单,一切都是那么顺利,甚至在2023年的12月30日,还收到其中一个客户的6000美金“年终奖”和101万人民币的新订单。
年终盘点,假如以合同计算,2023年的销售合同金额是2022年的3.44倍;假如以收入计算,2023年的营业收入是2022年的2.44倍。
几乎可以说,2023年是我创业十年以来员工最少的一年,却是经营成果最好的一年。
至此,我算是成功迈过了自从2011年创业以来遇到的最大一次挑战。
今天之所以分享这一段经历,在于我知道2023年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极其艰难与痛苦的一年。这种艰难,并不只来源于订单与收入的断崖式下滑,还来源于现实对过往成功经验的颠覆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迷茫。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启发大家一些思考。
但未来到底要走哪条路,适合走哪条路?别人的经历永远只能作为参考。
我在之前的文章曾经说过:对于企业而言,最大的成本并不是什么房租、水电、人工……而是决策失误所走的弯路。如何走一条正确的道路,考验的是创业者的眼光和智慧。但眼光从哪里来?总不能呆坐在家里突然就有一个灵感砸到自己头上吧?走出去靠近市场靠近客户,倾听来自一线的声音,我们才能知道这个世界是否已经发生了一些过往可能想象不到的变化。
这也是为什么在ASG迪拜出海团之后,我又迅速组织了今年4月的俄罗斯出海团。因为我相信“老办法是做不出新成绩”,假如我们想要摆脱一直困住自己的漩涡,最应该做的不是更用力挣扎,而是尝试一个自己过往从来没有试过的办法。
最后,分享余世存在《时间之书》里的一句话:“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祝大家都能在2024年,找到自己的答案。